中國能源變革轉型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與經濟、產業的變革轉型相呼應,與社會、環境、科技、外交等各種問題滲透交織在一起。
中國能源變革轉型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與經濟、產業的變革轉型相呼應,與社會、環境、科技、外交等各種問題滲透交織在一起。在這過程中既要保障能源安全,又要促進產業發展;既要滿足短期的需求,又要有長遠的規劃;既要實現能源規模,又要不斷提高能源效率;既要考慮各方的利益,又要保障人類的共同福祉。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其變革轉型“牽一發而動全身”。換言之,能源從來都不是單純的行業發展問題,行業內無法做到一錘定音,也無法靠一己之力來完成,它需要的是一個涵蓋產業、貿易、科技、環境、外交等在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因此,談能源變革轉型,固然離不開能源本身,但又必須跳出能源,才能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誤區。如今,中國仍處于“三期疊加”特殊時期,要實現能源變革轉型,需要妥善解決好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北方部分地區連續的霧霾倒逼清潔取暖推廣
近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帶領調研組赴河北雄縣調研清潔取暖和地熱資源開發利用工作。不久前,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鄭柵潔剛帶領調研組赴北京市通州區調研過清潔取暖工作。
據國家能源局消息,努爾˙白克力一行先后到中石化綠源地熱資源開發公司和人才家園、鑫城小區等,實地了解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努爾˙白克力強調,要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原則,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因地制宜加快提高清潔能源供暖比重,5年內有條件地區要基本實現清潔取暖。要盡快制定出臺冬季清潔取暖支持政策,搞好頂層規劃設計。特別是要在具備資源條件的地區加快推進地熱能勘探,理順地熱能開發利用體制機制,明確相關標準,大力推廣“雄縣模式”,加強地熱能在清潔供暖領域的應用。
能源行業研究人士據此判斷,發展清潔取暖將是未來5年我國能源領域的一項工作重點。
近日發布的《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下稱《地熱能規劃》提出,在“十三五”時期,新增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11億平方米。其中,新增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7億平方米,新增水熱型地熱供暖面積4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萬千瓦。到2020年,地熱供暖制冷面積累計達到16億平方米,地熱發電裝機容量約53萬千瓦。據初步估算,“十三五”期間,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可拉動投資約1400億元,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可拉動投資約800億元,地熱發電可拉動投資約400億元,合計約2600億元。
據2016-2021年中國清潔能源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咨詢報告了解,早在2016年12月,國家能源局就發文提出,除了地熱供暖,在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要求,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冬季安全供暖及霧霾問題時,還可以通過進一步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行動計劃、燃氣供暖、電供暖、生物質能供暖等方法。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政策,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方針,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加快提高清潔供暖比重,5年內在有條件地區基本實現清潔取暖方式替代散燒煤。
能源行業人士分析認為,近期國家能源局主要負責人加快對清潔取暖方式的調研進度,意味著相關政策正在抓緊制訂中,將利好地熱能、生物質能、節能改造相關領域。
民生證券電氣及新能源行業分析師表示,目前,地熱利用已在部分地區獲得認可,其中河北雄縣地熱供暖覆蓋95%以上的城區。我國地熱資源豐富,《地熱能規劃》的出臺將為我國地熱利用的推廣帶來契機,地熱供暖有望迎來暴發式增長。根據規劃,2020年地熱能年利用量7000萬噸標準煤,其中,京津冀地區地熱能年利用量達到約2000萬噸標準煤,規劃篇幅占到將近三分之一,有望促進京津冀地區煤炭消費的壓減,改善大氣環境。
華泰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已被列入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十三五”期間清潔取暖三大措施包括“煤改電”、“煤改氣”以及發展可再生能源,看好由此帶來的節能板塊投資機會。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