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行業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都提出了哪些議案、提案?新能源行業發展之路究竟該如何走下去?讓我們一起看看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的精彩發言。
王抒祥:水電開發和電網建設要協調發展
西南水電的開發利用仍然是全國政協委員、國網副總經濟師、國網西南分部主任王抒祥最關注的話題。
“西南地區的清潔能源非常豐富,特別是西藏、四川的水電資源巨大,需要認真考慮如何把它利用好。”王抒祥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的能源要繼續朝著清潔發展、綠色發展努力,在全國范圍內把風電、光電、水電這些清潔能源優化配置好。
目前,西南水電存在消納、外送困難,而且以大水電為主,因此,他建議在采用市場化方式外送水電的同時,也要多采用類似“電力援藏”的方式,多向其他區域輸送清潔電力。
“其實,問題的關鍵是水電必須要科學開發,網源要協調好,水電開發的規劃和電網建設的規劃,還有市場的需求,需要協調發展。”王抒祥說。
朱共山:加速“以氣代煤”大力扶持清潔能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實施散煤綜合治理,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完成以電代煤、以氣代煤300萬戶以上,全部淘汰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燃煤小鍋爐。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建議,參照光伏發電的上網和電價補貼政策、稅費優惠政策,大力扶持天然氣、沼氣等清潔能源分布式發電項目,為我國盡早實現巴黎協定的減碳承諾發揮重要作用。
朱共山表示,在國家調整優化電力能源結構,減緩煤電發展的前提下,天然氣發電更能體現其技術優勢,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而以沼氣和生物天然氣為主要處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農村能源和農用有機肥為主要使用方向,在“十三五”期間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問題也是中央農村工作的重要戰略。
“對天然氣分布式項目賦予分布式光伏同等待遇,對沼氣設施和沼氣發電項目參照光伏扶貧給予政策扶持,對天然氣、沼氣發電上網給予‘綠電’待遇,給予生物質沼氣3.0元/立方米補助,生物質發電上網電價為0.75元/千瓦時。”朱共山建議。
劉漢元:加快落實光伏補貼發放減免光伏行業稅費
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今年攜6份提案參會,其中就“加快落實光伏補貼發放、減免光伏行業稅費”等問題提出建議。
劉漢元認為,光伏產業不僅面臨著補貼發放困難,還面臨著光伏企業稅費高的問題。他表示,當前,我國光伏行業從上游的多晶硅等原材料,到中游硅片、電池片、組件、逆變器等一系列元器件、主附件的生產,再到下游的光伏發電,都是全額全稅征收。傳統制造型企業稅費過高,生存壓力巨大,對新興產業來說,更是舉步維艱,光伏新能源產業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對此,劉漢元提出建議:完善基本支付規則,盡量簡化補貼資金征收和撥付程序,清理并改革不合理的稅制,減免光伏行業的稅費。“無論是基于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能源消費方式的根本轉型,實現我國能源安全,還是基于從根本上減少空氣污染、我們能呼吸到干凈空氣的環境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劉漢元說。
政協委員:打通東北富余電力外送“大通道” 讓更多清潔能源惠及發達地區
吉林省政協主席黃燕明等30余位吉、黑、遼的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建議加快東北地區特高壓交流電網建設,打通電力外送通道。
黃燕明、支建華等全國政協委員在調研中發現,東北地區“窩電棄風”的現象較為嚴重。2016年,東北地區棄風率為17.9%,其中黑龍江棄風率達到18.7%,吉林省已連續多年超過30%。
支建華表示,東北電網僅通過輸送能力300萬千瓦的500千伏線路與華北電網相連,大量富余清潔能源仍無法送往華北、華中、華東等負荷集中區。因此,迫切需要發揮特高壓電網優勢,使東北清潔能源參與到全國電力能源大市場、大流通、大交易中去。
黃燕明建議將東北特高壓交流電網項目調整納入國家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加快建設“四橫三縱”輸電網絡,貫通東北—華北特高壓交流電力輸送大通道,“將東北電網融入全國統一交流大電網,從根本上解決東北“窩電”問題,讓更多清潔能源惠及發達地區”。
付志方:優化清潔能源供應結構推進冬季清潔取暖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政協主席付志方認為,政府工作報告總結過去全面客觀、實事求是,規劃未來立足實際、站位高遠,以積極的態度和有效的舉措回應百姓關切,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迎難而上的擔當精神、攻堅克難的勇氣和智慧。
付志方委員說,調查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尤其是冬季霧霾天氣嚴重,城鄉大量散煤燃燒成為一個重要因素。打好京津冀藍天保衛戰,應加大區域外清潔能源的輸送力度,加快特高壓大容量輸電通道、天然氣供氣管道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要提高區域風電、光電、核電的供應規模,優先支持風電、光電和核電的開發、消納和輸出。
“京津冀協同強化煤炭供給管理,統一煤炭質量標準,大力推廣優質煤使用。完善農村能源替代補貼機制,加大對河北農村清潔取暖的扶持力度。在京津冀區域普及推廣農村住房的節能改造,進一步減少冬季燃煤污染。”付志方表示。
張傳衛:走分布式發展之路迎能源互聯網時代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明陽新能源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董事長張傳衛表示,新能源行業在推進供給側改革中最大的難點在于新能源開發初期走的是“大電站”、“大基地”的老路,建成以后仍需要遠距離輸送,但電站建設的周期短于電網建設的周期,建設速度和接納消納的問題凸顯。
那么,該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問題?張傳衛表示,首先是要把量做上去,要在建設模式和開發模式上進行變革,要從過去規模開發轉變到分布式開發,在市區、城鎮進行屋頂太陽能、魚塘太陽能、大棚太陽能的裝備建設,在村鎮布置風電廠、風電整機搞風光互補發電。
第二,過去的三北地區要向中東部地區推進,因為東部地區電力消耗比較多,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對清潔能源需求迫切;還要從陸上到海上發展。
“生產方式和生產地點都發生了變化,這里面輸電的概念就會逐漸淡化,可能會逐漸走向發電、配電和售電一體化。”張傳衛表示,新能源分布式的發展就走向了能源互聯網,能源互聯網的時代會很快到來。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