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9日下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1,中國日報記者:秋冬重污染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時候才能看到好轉?
答:冬季更容易形成靜穩天氣,而且冬季要取暖,這就增加污染物,一減一增導致冬季頻繁出現重污染。2016年北京PM2.5濃度為73微克/立法米,比13年下降18%。環境問題不是短期兩三年可以解決的。下一步措施非常明確,關鍵是抓落實,要打好攻堅戰和持久戰。
2,央廣網記者:新環保法實行2年來,在執行偏軟的方面有沒有改善?
答:總的看環境守法態勢正在逐步形成。目前突出問題是:制度不健全,個別條款需要完善;部分地方政府的職責不到位;企業違法行為屢禁不止;環境執法能力不足。
3,香港衛視記者:在環保教育、宣傳、環保意識方面,中國會有什么措施?
答:一是強化制度保障,推動信息公開,二是加強環境宣傳教育,三是推動大氣、水環境質量信息公開。
4,央視記者:長江存在哪些突出環境問題?有哪些治理措施?
答:長江生態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面:1、系統性保護不足;2、污染物排放基數過大,飲用水安全保障艱巨;3、沿江化工行業環境安全風險突出;4、城鎮開發建設嚴重擠占江河湖泊空間。解決辦法:1、建立生態環境硬約束機制;2、解決工業布局的問題,優化沿江產業布局;3、推進污染治理,特別是加大對飲用水水源的保護;4、提高流域生態環境承載力;5、嚴格執法監管,推動落實河長制。
5,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還有哪些問題和防治措施?
答:土壤污染治理不是把土都挖起來這樣粗放無序的治理,環保部將采取“2233”的治理方式。
6、新華社記者:PM2.5究竟怎么形成的?
答:PM2.5主要是兩個部分產生,一部分是由于人類活動直接產生或者自然界本身就有的PM2.5。另一部分是二次生成的,主要是人類活動污染產生的。
7、深圳衛視記者:“紅頂中介”是環評工作公正客觀的攔路虎,請介紹一下脫鉤的情況如何?
答:從今年開始,沒有一家環評機構與環保部有任何人或資產的關系。
8、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督察組前腳剛走,污染企業就死灰復燃,這個如何解決?
答:死灰復燃的問題反映了地方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理念還未完全樹立,通過反復嚴格查處,持之以恒,法治的籠子才能越編越緊。
9、路透社記者:3年前環保部批評了京津冀地方政府形式主義,3年之后這個問題仿佛沒有解決。如何評價河北政府,邯鄲唐山的措施不夠好?
答:有些地方有工作不到位,特別是區縣一級,這就是我們工作的著力點。
10、記者:有關因霧霾停課,對于學校的環保教育,還有哪些措施?
答:中國的環境問題多快能解決,有兩個方面非常重要,一個是技術進步,第二個方面就是取決于我們的環保理念,每個人都有環保理念,解決這個問題就快。
據新華網文字直播整理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