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經過前兩個月的銷售爬坡,3月份,新能源車市場產銷逐步走強,增幅超30%。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明顯回暖,外界對新能源汽車的行業預期也在不斷向好。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分析指出,這主要是受京滬市場對新能源車的強大需求所影響,新能源車產品受地方政府政策影響的因素依然很大。
事實上,和強大且穩固的傳統燃油車市場相比,新能源車市場還稍顯“敏感”,其受政府的補貼政策的影響依然較大,而隨著補貼政策的逐漸消退,新能源車市場產銷下滑且疲態盡顯也就不難理解了。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內需要放入幾條兇猛的鯰魚,以激活整個魚群。
早在2015年,國家發改委就曾印發《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提出,要降低新能源乘用車企業的準入門檻,旨在發揮“鯰魚效應”,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參與到新能源汽車產業中。
今年頭兩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開門不利,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3.5%和30.5%,新能源汽車市場亟須激活。而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公告稱,河南速達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萬輛電動汽車的項目獲得批復。這意味著河南速達成為繼金康新能源、國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和知豆汽車之后,今年第五家獲批的企業。截至目前,已經有12家企業獲得了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獲得新能源車生產資質的既包括國有控股企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同時也包括敏安汽車、國能新能源等合資企業,以及可以歸屬到造車新勢力的前途汽車、云度汽車等企業。
仔細梳理已經拿到準生證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名單,可以發現均為汽車行業相關企業;其中傳統整車廠和零部件供應商轉型類企業居多,這當中并沒有近兩年風頭日盛的互聯網造車團隊。顯然,資質評審專家和主管部門基于多年來在汽車行業的經驗,對有相關整車經驗的企業更為青睞,而對非汽車生產企業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態度趨于保守。
有消息稱,目前排隊等待評審或者樣車正在進行檢測和通過檢測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多達20多家。目前包括江淮大眾、威馬汽車、車和家、游俠汽車、奇點汽車、力帆新能源、上汽通用五菱、樂視汽車、FMC等多個造車勢力都在加緊申請新能源車生產資質。
事實上,從2014年開始,不斷有汽車行業之外的企業進入造車領域——樂視、蔚來、車和家、奇點等,但至今還未有一家獲得生產資質牌照。相關部委受理申報企業的申請需要提供一整套申報文件,這套文件往往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準備,包括大量的試驗和測試報告,這一系列流程在短時間內基本不可能完成。因此對于樂視等互聯網跨界造車企業來說,申請資質還有待時日。
目前,傳統汽車生產商基本上多是以傳統的思路在做新能源汽車,卻也很難擺脫相關技術路徑的慣性限制??陀^來看,與很多傳統汽車企業追求短期內銷量提升的訴求不同,很多新興造車企業卻帶來了新理念、新模式,也更有沖勁,它們可謂是汽車行業的鯰魚。當下,要想激活新能源汽車行業,突破發展瓶頸,必須另辟蹊徑,適當讓具備條件的非汽車生產企業等新鮮血液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攪活池水。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就曾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放進來的鯰魚應該擁有高于現有車型的技術水準,在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技術、服務等方面均應有較大的提升,才足夠把新能源汽車這池水攪活。
業界普遍認為,隨著國內財政補貼退坡以及新能源汽車對傳統燃油汽車的替代效應逐漸顯現,車企不僅將面臨依托市場自行發展的生存壓力,還要與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際汽車巨頭共同角逐市場,屆時產業格局競爭將異常殘酷。
因此,目前的政策除了要放進幾條鯰魚激活市場,還要不斷凈化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環境。盡管目前互聯網造車新勢力尚未獲得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中,卻需要更多的攪局者和顛覆者。同時,新興造車企業理應獲得政府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在相關政策和資金扶持上有所傾斜。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