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生在北京蟹島度假村停車場的89輛電動巴士連環火災,堪稱新能源汽車從2009年批量推廣以來,國內發生的最大規模新能源汽車事故。
雖經相關部門的嚴格調查取證,及時為新能源客車的質量安全正了名,但其經濟損失之大、輿論走向之復雜、媒體關注程度之高,無不給人敲響了警鐘——新能源汽車運營安全無小事。
進入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受“補貼退坡”政策的影響,一季度產銷雙雙走低。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而言,補貼政策的退坡有利于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幫助優秀的企業和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最終實現整個產業的優勝劣汰,值得肯定。但現實中,仍不排除有些企業為了保住“市場份額”,不去通過苦練基本功實現降本增效,而是通過降低質量標準來取得價格上的優勢,乃至引發行業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不降價格,消費者不買賬,可能會丟掉市場份額;嚴控成本,采用價格更加低廉的零部件,又存在質量滑坡的潛在風險。面臨補貼退坡帶來的價格壓力,新能源汽車又該如何抉擇?
一句話,要銷量,更要質量,補貼退坡更需質量爬坡。
通過犧牲質量換銷量,國產乘用車在這方面曾經有過一段慘痛的經歷。自主品牌一度曾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價格殺手,“低價低質”的策略雖然也在一定時期內得以奏效,但也讓自主品牌幾乎成為了低價低質的代名詞。惡果逐漸顯現,品牌向上突破無力,后期更是出現了市場份額14連降的現象。痛定思痛,自主品牌開始意識到質量的“支柱作用”,才有了自主品牌的集體涅槃,才有了自主品牌一次次的突破價格天花板。
有了乘用車的這段教訓,新能源汽車更不能重蹈覆轍,如何有效應對補貼退坡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妨從以下幾點來考慮。
市場遇冷,整個產業鏈應堅持抱團取暖的態度,共同分擔降成本壓力,而不是過分強調某一環節在總成本中的比例,將市場的風險統統轉化到其身上。以動力電池企業為例,目前面臨著下游整車廠要求降價和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上擠下壓”局面,壓力巨大。如果這一局面得不到改變,一味要求電池企業承擔超出其消化分解能力的降成本壓力,極有可能引發動力電池領域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讓質次價廉的電池成品大行其道,并最終為新能源汽車運營安全帶來隱患。
對于有實力、有條件的品牌企業,可以嘗試通過向上下游產業鏈的拓展、布局,實現對生產鏈條的垂直整合,以減少交易環節和成本,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有效控制產品的價格。對于暫時不具備實施垂直整合條件的企業,通過上下游企業間的戰略合作,優化支付款形式、簡化交易環節也不失為一種可行的策略。
此外,通過增加生產線擴大生產規模實現成本分攤,通過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產品合格率,通過提高產品生命周期降低客戶使用成本等策略,也值得業內企業關注和考慮。
但無論企業作何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安全仍然是第一要義。畢竟,作為大眾出行的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運營才是用戶和監管部門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影響新能源汽車能否實現市場化推廣的關鍵。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