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在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簡稱“2017創交會”)期間,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ITER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接受了記者采訪,對中國參與世界級核聚變項目原因及核聚變前景發表了看法。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是當今世界科技界為解決人類未來能源問題而開展的重大國際合作計劃,也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規模僅次于國際空間站。ITER計劃于2006年正式開始實施,歷時35年,其中建造階段10年、運行和開發利用階段20年、去活化階段5年。中國于2003年開始,作為首批參與項目的七國之一,加入該計劃。
12日,羅德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了中國加入該計劃的意義。他表示2003年加入該計劃時投入了100余億元人民幣,“當時科技部一年的項目投入也才200多億元人民幣。之所以用如此大的金額投入核聚變項目,一是想將我們的科研人員帶到更高的平臺,與此項科技的世界級科研人員共同進步,二是我們在核裂變技術上落后于其他國家多年,不想在核聚變技術上再次落后。這項技術對于我們優化能源結構來說非常重要。”羅德隆表示。
據羅德隆介紹,由于核裂變以金屬鈾作為燃料,目前其儲存只能供世界使用100年。同時核裂變反應物質分解速度很慢,半衰期達到上萬年甚至百萬年,因而出現了切爾諾貝利及福島等核輻射事件。而核聚變物質的主要來源是海水中氫的同位素,“一公升海水提取出的這種物質通過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相當于燃燒300公斤汽油”。羅德隆表示,同時,聚變物質的半衰期只有幾十年,對人類來說危害小很多。此外聚變過程中材料可自己冷卻,生產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
“如果核聚變成功的話,未來五十年將能夠廣泛使用。據我們測算,運用這項技術科維持人類能源消耗一千至兩千億年的時間,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