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工信部對“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初步審核情況”進行了公示,2016年企業申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數為94072輛,企業申請清算資金64.15億元,專家組核定的推廣數為85094輛,應清算補助資金58.6億元。僅有8.5萬符合首輪補貼標準,這個數據的發布的確超出我的預期,說明國家對新能源車審核力度大幅超預期。相信隨著部分地區的補報、隨著部分單位購車達到3萬公里指標,補貼的金額會有大幅增長。
1、此次審核的報送尚不完整
2016年,根據中機中心的合格證的統計,中國生產新能源汽車52萬輛,但企業申報數和專家組核定推廣數均不到10萬。
從推廣地區的省份來看,安徽申報20374輛最多(江淮和奇瑞兩大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此),北京15233輛,江西13600輛,上海10752輛,浙江17957輛。推廣大戶陜西和廣東省等幾個省目前沒有申報,應該還是在走地方政府審核流程。比亞迪的新能源在陜西和廣東等多地有生產,暫且多放到陜西。
但即使剔除還沒報的,如此申報的9.4萬在41.2萬的數量占比23%,申報的數量也是偏低的。
2、非個人客戶的3萬公里
《關于開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清算工作的通知》中增加要求力度超強。比如,《通知》指出,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行駛里程須達到3萬公里(作業類專用車除外)。
我測算的16年個人客戶占比乘用車是48%,單位客戶購買的乘用車是52%。客車等當時沒仔細跟蹤數據,搞不清了。由于當時發布補貼政策時尚未說明3萬公里要求,此次提出的方向很正確,但給企業一個措手不及。當時沒想到要多賣給私人客戶,因為推廣新能源車的開始方向是公共領域示范和黨政機關等的公車購買等。當時很多地方政府也是支持新能源車發展,形成單位購車比例偏高的現象,這在當時是支持,現在是資金壓力。
由于16年很多車輛是下半年生產和銷售的,目前無法達到3萬公里指標。
好在目前行駛里程尚不達標的新能源汽車,應在達標后申請補貼,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按照獲得行駛證年度執行。這對新能源車企業也是帶來新的任務,發動業務人員賣車之余要盯著老客戶趕緊跑車,要不錢補貼給客戶了,企業拿不到國家補貼,日子不好過。
3、指標監管超預期
絕大多數申請但未通過專家組審核的原因是生產一致性問題,主要電池或電機的參數與公告目錄不一致。上汽榮威的CSA7001BEV車型(E50)103輛車,因為“純電動乘用車充電一次能夠行駛的里程不符合國家補貼的要求”沒有通過專家審核。此外,上海滬光客車廠、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和長沙梅花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竟然試圖將不在推薦目錄中的80輛車輛申請補貼。
但有些與公告參數不一致的應該情有可原,還是應該區分情況,核查問題性質,我感覺不能一刀切不給補貼吧。期待政策能區分情況,最大限度保護各方的發展新能源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