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油氣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終于落地。5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放開上游勘查開采、完善原油進出口政策、向第三方放開管網等8個方面對改革做出了規定。業界普遍認為,《意見》對過去三年我國出臺的油氣改革細分領域文件進行了系統性梳理,并由此形成了我國自2014年提出新一輪油氣改革以來頒布的最為全面、立體的指導性文件,并對管網分離、氣價市場化等話題定調,力度超出業界預期。不過多位專家仍指出,本次國務院提出的八大改革任務都非易事,還需出臺更具針對性與深度的細化方案,如果改革順利推進,上萬億元社會資本將悉數被盤活。
油氣全產業鏈改革
實際上,我國油氣改革方案曾多次爽約。2014年11月,國務院就發文提出,要推進石油天然氣等領域價格改革。2015年9月,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正在抓緊研究石油天然氣等重點行業改革方案。到了2016年8月,國家能源局發文表示,將穩步推進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意見稿于2016年底前出臺,但最終未能兌現。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油氣改革方案之所以遲遲未能出臺,正是由于背后有多方利益需要調和。本次《意見》基本將油氣產業鏈中的絕大部分領域都涵蓋在內,內容全面而立體,改革推進進度相對平穩謹慎,沒有出現大踏步式的調整,在培育市場的同時,其實也是平衡了各方利益的。
具體來看,在8項重點改革任務方面,《意見》首先提出,要完善并有序放開油氣勘查開采體制,在保護性開發的前提下,允許符合準入要求并獲得資質的市場主體參與常規油氣勘查開采,逐步形成以大型國有油氣公司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參與的勘查開采體系。盡管類似的表態已經在年初頒布的《石油發展“十三五”規劃》、《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中被提及,但業界仍指出,此前有部分國企不愿資源富饒的油田向社會資本放開,只出讓偏遠貧瘠的油田,本次國務院印發《意見》為開放上游蓋棺定論,將更有利于改革推進。
“石油天然氣產業鏈主要分為上、中、下游三類”,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上游主要對油氣進行勘探、開采和凈化,有時也需要進一步壓縮或液化加工,目前我國約55%的石油資源和約60%的天然氣資源都集中在中石油的管轄范圍內,但由于油氣國企所轄范圍過大,資金投入相對不足,且國資流失的風險承擔能力不足,創新能力又有待加強,導致油氣探勘的技術與效益無法更上一層樓。在允許社會資本投入后,上游油氣領域能得到大量資金注入,油氣的品質將有所提升,市場也會迅速擴大。
在上游勘探開采工程完成后,油氣就進入了中游運輸環節。韓曉平指出,目前長距離運輸一般會通過長輸管網、運輸車船和運輸車等實現,而在省、市也有不同距離的管網,讓管網獨立是使油氣價格透明的十分重要的步驟。對此,《意見》也提出,要分步推進國有大型油氣企業干線管道獨立,實現管輸和銷售分開。完善油氣管網公平接入機制,油氣干線管道、省內和省際管網均向第三方市場主體公平開放。
在通過中游輸運將上游天然氣輸送后,將會分別輸送給直供的非居民用戶、加油站和城市燃氣分銷商,這就是下游分銷業務。韓曉平表示,實際上,目前油氣下游開放程度已經很高,我國加油站約有11萬個,其中有近6萬個都是民營加油站,不過油品質量沒有中石油、中石化等國營加油站穩定。對此,本次《意見》提出要“深化下游競爭性環節改革,提升優質油氣產品生產供應能力”。韓曉平分析稱,在上游探勘開采業務向有資質的社會資本開放后,我國很可能新涌現出一批大型油氣供應公司,與下游的油氣產品改革相輔相成,提升油品質量。
“本次《意見》不僅對上、中、下游分別進行了橫向整合,還試圖讓整個產業鏈縱向整合,彼此呼應”,韓曉平表示,在油氣產業鏈有序向市場開放之后,預計到改革成熟期,至少將有上萬億元社會資本被拉動。
大型油氣國企改革動作不斷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我國此前油氣改革進展緩慢,有很大程度上的阻力來自于石油國企。專家稱,油氣改革本質上是要放開石油天然氣上、中、下游各領域的市場準入和價格,拆除各種向國企傾斜、管制民資的壁壘,允許更多資本進入石油天然氣行業,但目前我國石油天然氣領域基本被國企壟斷,要讓國企向民企分利,這樣的改革會遭遇一定阻礙。
專家以最為關鍵的管網獨立舉例稱,由于天然氣運輸嚴重依賴管道,因此管網的定價會對上游和下游的價格同時造成影響,如果僅僅把上游勘探業務向社會資本開放,但卻沒有獨立管網,那么即使上游油氣費用下降,經過經營管網的國企加收運輸費用后,下游的銷售價格還是無法聯動降低。為此,業界曾希望我國現有石油國企能主動將管網資產拆分出來,合并重組成國家油氣管網公司。但中石油、中石化方面紛紛公開表示反對。
不過,目前上述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觀。韓曉平表示,目前天然氣市場需求低迷,國有企業營收困難加劇,再加上國際石油價格下探,石油公司盈利更少,如果不以改革尋求更多利潤點,生存環境只會更加艱難。
在此背景下,以中石油、中海油等為代表的大型油氣國企改革動作不斷。今年2月底,中石油公布《大慶油田電力集團深化改革升級發展框架方案》、《昆侖能源有限公司擴大經營自主權改革實施方案》和《中心醫院社會化改革試點方案》。日前,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公司西部分公司更是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完成首筆線上交易,使交易中心實現全國七大區域交易全覆蓋。此外,中海油正在積極推進煉化板塊整合和海油發展上市。
專家分析稱,油氣改革推行后,央企可以通過專業化整合,優化資產結構和提升效率來提升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同時,油氣上游放開和管網分離意味著上述領域競爭不斷加大,雖然從短期來看,央企的業務與營收可能受到一定沖擊,但從長期來看,卻符合央企進行供給側改革和“瘦身健體”的大發展前景。
油改概念股迎來新機遇
業內人士表示,在央企與社會資本共同發力之時,相關油改概念股上市公司也將迎來新機遇。據東方財富統計數據顯示,涉及油改概念股的公司包括石化油服、*ST準油等16家上市公司,受國際原油價格低位震蕩等因素的影響,近幾年多家油改概念股公司的經營業績并不理想。
諸如,石化油服在2016年的營收、凈利均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財務數據顯示,石化油服在2016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429.24億元,較2015年同比下降28.9%,當期對應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61.15億元,報告期內石化油服在扣非后凈利潤方面實現的數額虧損約161.74億元,對于業績大幅下滑,石化油服解釋為,“主要是由于公司主要專業工作量同比大幅下降,部分工程建設項目工期延長、成本費用增加以及變更索賠未達預期以及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同比增加5.55億元等原因所致”。
實際上,石化油服在2015年便現業績頹勢,該公司在2015年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603.49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36.1%,當期對應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約為2447.8萬元,而石化油服在2014年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2.3億元,公司在2015年的歸屬凈利潤較2014年同比下降98%,而該公司在2015年實現扣非后的凈利潤虧損約為5850.9萬元。
盡管石化油服的經營業績并不理想,不過近期公司股票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卻較為搶眼,石化油服近期股價出現連續上漲的情形,交易行情顯示,自2017年5月12日-19日,石化油服總共成交369萬手,成交金額為12.5億元,6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為17.11%。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油氣體制改革方案的出臺,相關油改概念股有望受益。
華創證券在今年5月9日發布的《油氣改革方案落地在即》的研報中指出,油氣體制改革方案對各個領域都有所涵蓋,預期油氣改革帶來幾個方面的機會,諸如央企集團層面通過專業化的整合,優化資產結構、提升效率有望提升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同時集團下屬的優質未上市資產存在注入上市公司預期。此外,油氣區塊放開和管網分離打破了油氣產業鏈壟斷的狀況,引入民營資本,意味著上游勘探開發力度和管網建設投資的增長,油服設備類企業將大大獲益。
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進程一覽
2016年8月
國家能源局發文表示,將穩步推進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意見稿于2016年底前出臺。
2016年12月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石油天然氣改革體制方案正在抓緊研究制定之中。
2017年3月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公開表示,油氣體制改革方案已經獲通過。
2017年4月
國務院批復同意將油氣改革方案列入今年經濟體制改革115項重點任務之一。
2017年5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油氣頂層設計方案終于出爐。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