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北部灣畔的廣西防城港與一個毗鄰英吉利海峽的英倫小鎮,雖相隔萬里,但一條“龍”卻把這兩個項目和三個國家聯系在了一起,這就是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同樣采用“華龍一號”技術,廣西防城港核電4號機組常規島,英國近20年來首個新建核電項目—欣克利角C項目(HPC)主體工程,已分別在今年開工建設。
“小學生”的逆襲
“華龍一號”是中國核電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的集大成者,已成為中國與高鐵齊名的“國家名片”。
2016年9月29日,是中國核電發展史上值得銘記的日子。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董事長賀禹至今清晰地記得,在倫敦市中心一個不足100平方米的會議室里,政企名流,人頭攢動。
在這里,賀禹與英國能源大臣克拉克、法國電力集團(EDF)總裁萊維共同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系列協議。協議包括三個項目,其中欣克利角C、賽茲韋爾C由EDF掌控,中廣核參股,而布拉德維爾B項目則由中廣核控股,采用“華龍一號”技術,并以中廣核防城港二期項目作為參考電站。
這是中國的核電技術首次進入老牌核電強國,這在中國核工業發展史上,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
“30年前,法國人和英國人聯合為中國建設大亞灣核電站。大亞灣是中國大陸第一座百萬千瓦級大型商業核電站,承擔著中國核電高起點起步的重任。那時,我們連地板磚、水泥和電話線都要進口,國產化率僅為1%,我們從零起步,是完完全全的小學生。”賀禹自豪地說,“如今我們和法國人聯合為英國新建核電站。從當年的小學生,到現在平等的合作伙伴乃至領跑者,中廣核實現了‘逆襲’。”
“挺進英國標志著中國從核電技術輸入國轉化為輸出國,我們當年的核電夢終于實現了。”賀禹說。
“華龍一號”出口穩步推進
2017年6月8日,在阿斯塔納世博會中國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中廣核制作的“華龍一號”模型前駐足,賀禹向兩位元首介紹了“華龍一號”。自2014年以來,中廣核與哈薩克斯坦已就“華龍一號”進行了多次深入溝通。
哈薩克斯坦并不是唯一一個對中廣核和“華龍一號”表現出濃厚興趣的國家,中廣核已與捷克、肯尼亞、泰國等20多個國家達成合作意向,目前正在穩步推進“華龍一號”的出口。
“出口一座核電站,相當于出口200架飛機,其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是非常大的。”賀禹表示,過去三十多年來,中廣核不間斷地開展核電建設所積累的競爭優勢、產業鏈整合能力、資金優勢和豐富經驗,使中廣核有能力為目標市場國提供從人員培訓、核電新項目建設、投融資到工業支持等多個領域的綜合解決方案。
“黃金人”的逆襲
“低頭靠勇氣,抬頭靠實力。”在中廣核總經理張善明看來,中廣核的“出海”之路才剛剛開始。
張善明一直珍藏著幾張照片。已經發黃的相紙上,張善明稚氣未脫。這幾張照片拍攝于1990年前后,是他在法國進行培訓時所拍。
上個世紀80年代末,中國核電人才匱乏,大亞灣核電站只有將人才送往法國進行培訓。從1989年到1990年,大亞灣派出了三批115人出國深造。
“每人的培訓費用高達130萬法郎,換算成黃金相當于一個人的體重。學成歸國后,這批人對于大亞灣核電站的工程建設和安全運行發揮著黃金般的作用,所以,我們被稱為‘黃金人’。”張善明表示,“現在情況發生了逆轉,我們正為英國培養核電人才。”
2016年初,中廣核和伯明翰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包括為該校核工程本科畢業生提供實習機會,資助其核工程、物理系和核反應堆工程碩士生在中英兩國的研究項目,并招聘該校相關專業的畢業生等。2017年初,中廣核與清華大學簽訂人才培養協議,選拔推薦英國的優秀人員赴清華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為英國培養核能人才,這在30年前我們遠赴歐洲培訓時是難以想象的。”張善明說。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