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協會(WNA)2016年1月9日發布《核電經濟性和項目重組》報告,并在報告中表示核電是一種經濟的電力來源,具備可靠性、低溫室氣體排放和長期經濟競爭力等特點。現有核電機組的運行成本通常極具競爭力,能夠以很高的可預測度運行。
但是,自由競爭市場導致電廠收入不確定性上升,阻礙了對新建核電等資本密集型項目的投資。此外,化石燃料電廠不用為其造成的環境損失付出代價,以及有些市場選擇性地為可再生能源給予補貼。這些都威脅著現有核電機組的運行以及對新建核電的投資。
世界核協會總干事麗欣表示,由于沒有能夠鼓勵正確長期投資的有效市場,并且沒有給予核電公平的市場待遇,世界正面臨著清潔和經濟的電力需求不能得到滿足的重大風險。
報告得出結論,造價是影響核電經濟性的關鍵因素。在一些堅持積極發展核電的國家,核電造價上升幅度較小,部分國家甚至出現下降。過去15年中,全球新核電機組的平均建設周期已從約10年縮短至不到6年。
報告指出,雖然目前已有國家在實施碳排放定價機制,但這些機制僅涵蓋全球約12%的溫室氣體排放。在其他地區,化石燃料仍不需要對其造成的環境影響付出代價。一些國家還設計和實施了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機制,導致批發電價保持在低水平,極大地影響了核電廠的運營收入。
麗欣表示,許多國家政府意圖鼓勵低碳電力的發展,以幫助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但是,其中一些國家出臺了僅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對核電廠的運營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這會導致預期的環境效益不能實現。(中國核科技信息與經濟研究院信息所 伍浩松 趙宏)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