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核電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截至2016年底,我國在運核電裝機逾3000萬千瓦,年發電量近2000億千瓦時。眾多業界人士指出,在“十三五”電力供需總體寬松的大環境下,要求核電產業闊步前行,顯示了我國對能源發展清潔轉型的決心。
作為解決電力危機、緩解空氣污染、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選項,中國核電產業已進入規模化發展的新時期。
根據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2017年計劃開工8臺核電機組。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王炳華指出,新建核電項目的審批有望于年內重新啟動。按照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十三五”末,我國在運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機組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機組總數達到世界第二。
與此同時,中國也將開啟新一輪核電裝機高峰期。“十三五”期間,中國核工業將實施以示范快堆為代表的先進核能系統工程、乏燃料后處理科研專項、空間核動力科技示范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按照“十三五”期間國內平均每年8臺機組的審批以及海外2臺機組的出口規模來測算,每年的裝機規模約10吉瓦。國內機構預測,“十三五”期間國內核電產業平均每年的投資額約1400億元,其中設備占比60%左右,市場空間840億元。
在中核集團副總經理俞培根看來,“自1985年我國自行設計的秦山核電站開工建設以來,我國核電發展日新月異,最近5年來已形成了完整的核工業鏈。”與其觀點相似,在過去的短短5年里,我國共有21臺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核發電量年均增長近20%。截至2017年3月,國內在建核電機組20臺,裝機容量遠超2000萬千瓦,占世界在建核電機組的三分之一。
其中,華龍一號堪稱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技術擔當。“華龍一號”的研發建設使我國躋身先進核電技術行列的同時,也意味著中國核電產業有大到強的轉變。作為世界核能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核能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實現自身優化能源結構、促進解決社會發展的同時,正在成為核電發展的中心,也將為全球核能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
中核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華龍一號”反應堆采用中核集團“177堆芯”設計,核燃料采用中核集團開發的自主品牌產品,首堆目標工程設備國產化率大于85%。但更為利好的消息是,據中國經濟網此前報道,“華龍一號”的出口將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每出口一臺核電機組,需要8萬余臺配套設備,200余家企業參與制造和建設,考慮到天然鈾、核燃料、運維等全產業鏈的貢獻,單臺機組全壽期可以創造出約1000億元的直接獲利。
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融合進展順利,以及CAP1400出口土耳其,2017年下半年,核電行業有望迎來持續利好催化。長期來看,因核電經濟性可媲美火電機組,符合產業發展趨勢,同時隨著內陸核電的批準以及一帶一路提振出口,預計2020年之后設備市場將超千億。其中,包括運營、建設、乏燃料處理在內的核電產業鏈將率先迎來實質利好。
而就海外市場來看,當前“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中,有核電的國家僅19個,計劃發展核電國家達25個,核電出口的戰略機遇期也擺在我國核電企業面前。相比對原材料價格更為敏感的火電, 原材料(鈾)在核電發電成本中占的占比僅為20%,而煤炭燃料成本占火電成本近68%。因而,中國核電未來還有望與中東地區的埃及、約旦、阿根廷等國合作,以技術輸出、股權投資、參與運營等多種方式實現“走出去”。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