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摩洛哥電力可再生能源裝機比例將達到42%,多年來靠進口能源滿足國內需求的摩洛哥已在計劃向歐盟出口電力。
對于很多國人來說,摩洛哥是個陌生的國家,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才慢慢進入人們的視野。而且,很多人知道摩洛哥更多是因為它的第一大城市——卡薩布蘭卡和那部好萊塢同名電影(有趣的是《卡薩布蘭卡》這部電影不是在摩洛哥,而是在美國好萊塢拍攝完成的)。但就是這么一個北非小國,近年來卻吸引了全球能源人的眼光。
應對氣候變化的“先進生”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摩洛哥走在了非洲甚至全球的前列。雖然摩洛哥還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家,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年人均碳排放量只有3噸,不到工業化國家的四分之一。
但摩洛哥依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國家自主貢獻”溫室氣體減排計劃。按照該計劃,到2030年摩洛哥將無條件實現溫室氣體排放較“常規模式”(Business As Usual)下降17%;在發達國家根據《巴黎協定》提供的援助到位的情況下,可進一步將目標提高到32%。
在“德國觀察”組織公布的《氣候變化表現指數》(The 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Result)系列報告中,摩洛哥一直表現優異,排名逐年上升,2017年位列第五位,是唯一表現等級為“好”的非歐盟國家。該組織從2013年起,每年對全球主要碳排放經濟體在控制氣候變化方面所做努力進行評估和排名,并將評估結果分為很好、好、中等、差、很差五個檔次,目前沒有國家達到“很好”標準。
“逼出來”的能源轉型
摩洛哥是北非地區少數沒有豐富的化石燃料資源的國家,但多年來摩洛哥的能源消費卻一直以化石燃料為主,能源對外依賴度高達90%。2008年摩洛哥的能源消費中,石油占了65.2%,煤炭占18.2%,天然氣占2.9%,而這些幾乎全部來自進口;此外,從西班牙進口的電力也占全國能源消費的2.26%;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主要是分散利用的生物質能,以及極少數的水電和地熱能等,占比總共不到12%。
從2004年到2013年,摩洛哥的能源消費增長了將近60%。隨之而來的則是不斷攀升的能源進口費用和碳排放。2013年,摩洛哥的能源進口花費達1025億迪拉姆(摩洛哥貨幣),約占全國進口總額的27%,較2002年(191億迪拉姆)增加了約440%。高比例的化石能源消費導致碳排放不斷增加,居高不下的對外依賴度引發了對能源安全的擔憂,而巨大的能源進口成本則成了貿易平衡和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也給國家財政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摩洛哥一直對國內能源價格進行大量的補貼,目前仍未完全取消)。
為扭轉這一局面,摩洛哥在2009年發布(2015/2016年更新)了一項能源轉型政策—— 《國家能源戰略》(National Energy Strategy),旨在加快綠色能源的發展步伐和提高能效,打破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根據這項政策,到2020年摩洛哥電力可再生能源裝機比例將達到42%,其中太陽能、風能和水能的裝機均將達到2000MW;到2030年,電力可再生能源裝機比例將進一步達到52%。
若成功實現這一計劃,不但可使摩洛哥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處于世界的先進水平,也將有效降低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目前,摩洛哥的能源轉型計劃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15年,摩洛哥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已達34%(總裝機8160MW),其中水電占22%(1770MW),風電占10%(798MW),太陽能占2%(180MW)。特別是近年來摩洛哥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的快速發展和廣闊前景,讓世界對這個北非小國充滿了期待。
沙漠上“種太陽”
都說上帝在關閉一扇門的同時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對摩洛哥來說,雖然沒有化石燃料資源這扇門,但卻有一扇上帝留下的窗:異常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在太陽能方面,地處撒哈拉沙漠邊緣的摩洛哥,每年的日照時間高達3000小時-3600小時,發電潛力高達2600千瓦時/平方米·年,是歐洲國家的兩倍;在風能方面,摩洛哥擁有長達1700公里的海岸線,另外還有廣闊的沙漠地帶,據估計風電可開發潛力達2.5萬MW。對于一個只有3000多萬人口的國家來說,這不能不說是大自然的饋贈,這也成了摩洛哥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資本”。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