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日億緯鋰能和力神電池21700電池項目的正式投產,國內生產企業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轉向21700電池。
我國作為鋰電產業大國,在21700電池的研發生產方面,也算是走在了世界前列。除了億緯鋰能、力神電池這兩家近日投產21700的鋰電企業,根據記者的調研走訪,國內企業如比克電池、福建猛獅新能源、遠東福斯特、天鵬電源等也都表示了將要布局21700的計劃。
為何是21700?
相對于目前普遍使用的18650電池,21700單體體積更大。這也就意味著,在同等能量密度的情況下,使用21700電池成組的電池系統將比使用18650電池系統使用更少數量的電池。
從特斯拉披露的電池價格信息分析,21700電池的動力鋰電池系統售價為170美元/Wh,而18650電池系統的售價為185美元/Wh。在Model3上使用21700電池后,僅電池系統成本就可以下降9%。
從目前斯特拉披露的數據來看,其生產的21700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在300Wh/kg左右,比原有18650電池系統約250Wh/kg的能量密度高出20%。而從松下的動力鋰電池單體測試數據來看,其21700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遠高于18650型電池單體。單體容量提升后,PACK所需要的配件將大大減少,PACK成本也將大大下降。
同時,特斯拉21700電池的單體容量約為3~4.8Ah,比18650提升約35%。搭載21700電池組的Model3,和使用18650的ModelS相比,減少至少三分之一的電池用量,電池包成本縮減數額相當可觀。而車體的重量隨之減輕,也帶來性能各方面的提升。
是否盲目看好21700?
今年年初,特斯拉宣布其與松下聯合研發的21700電池開始量產,并表示21700型電池是目前可量產電池中能量密度最高且成本最低的電池。伴隨著特斯拉Model3的下線,以及億緯鋰能和力神電池率先投產21700電池,國內眾多企業將21700作為自己的戰略布局,動力電池界似乎刮起了一股“21700風”。那么在國內18650技術成熟的當下,這會不會成為盲目跟風呢?
作為國內第一家投產21700電池的企業,億緯鋰能相關負責人認為,選擇不同的技術,主要是源于市場的需求。億緯鋰能布局21700電池,完全是考慮到未來可能形成的21700應用市場。
除了市場,21700被看好還有一個原因。相較于其他電池型號,21700從電池原材料選用、制作工藝和技術流程等方面,都和技術較成熟的18650電池相似。因此18650與21700的產線大部分可以兼容,部分企業比較穩妥的辦法是在生產線上做文章,將生產線向21700和18650兼容上靠攏。一些企業的生產線從國外進口,但組裝上都是自己進行,因此可以投入較少的成本實現18650向21700的轉化。
由于市場的驅動力,讓國內企業看到了21700光明的未來;同時也因為設備轉換較為方便,國內眾多企業對投產21700充滿信心。
看好21700看似合理,但真正投產并非易事。首先,由于21700對殼體材料的要求比18650提高不少,因此只有更高質量的殼體材料才能確保電芯性能。據行業人士透露,目前只有國外的高端進口殼體材料可以滿足21700的要求,國內企業要想涉足21700,這部分成本投入顯然必不可少。
此外,18650和21700之間的生產設備轉換,往往僅限于高端生產設備,對于中低端產線而言,順利轉換的可能性較小。因此之前在設備投入上不多的中小企業,如果想涉足21700,恐怕還需要重新購買設備。高昂的成本投入恐怕也將會減弱這類企業的熱情。
通過對國內50家主流電池企業電池技術路線和封裝類型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除了圓柱電池外,軟包電池和方形電池同樣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而21700電池僅是圓柱電池中的一個型號,其在整車上驗證仍需時間檢驗,已下線的Model3尚無大規模運行數據,國內相關整車數據恐怕要等待更長的時間。
除了下游市場,。企業的核心技術能力也是對于布局21700電池的考驗。企業整體的生產設備、人員調配能否適應21700的生產需要,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
此外,電池材料也是企業需要考慮的重要環節,在目前三元材料價格普遍較高的情況下,采用富鋰錳的錳酸鋰軟包電池,在材料成本上比三元材料便宜30%-40%。這也會對21700電池會造成一定的競爭壓力。
21700時代何時到來?
要想真正讓21700在圓柱市場上站穩腳跟,國內電池企業還有很長的要走。目前國內18650電池的良品率距離日韓產品98%的良品率還存在很大差距。技術較為成熟的18650尚且如此,對于還有些“陌生”的21700,良品率的提升將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積累。
而且,就算21700占據部分圓柱電池市場,18650也不會就此“消沉”。在A00級轎車市場,較小的車內空間讓18650依舊適用,而傳統3C電子產品領域,成熟的18650技術依然會受到青睞。
21700對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是機遇也是挑戰,它將開啟動力電池界“百花齊放”的未來。能夠實現對21700的“無縫對接”,既考驗國內電池企業的資金和技術實力,也考驗企業對動力電池產業的整體判斷。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