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中海陽倡導新能源互聯互通 科技研發推動綠色能源發展

2017-08-07 15:01:56 中國網財經

近日,中海陽能源集團創始人接受人民網專訪,講述中海陽在過去十二年成立、發展、壯大的歷程。

中海陽成立于2005年,以太陽能路起步,經過12年發展,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擁有300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專利的新能源領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位列新能源領域全球500強企業。核心業務涵蓋太陽能光熱發電新技術路線開發、熱電聯供及核心裝備研發制造、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系統集成及電站開發與投資運營、太陽能與傳統化石能源聯合循環等領域。

在光伏領域,中海陽陸續創造了30天30MW、長江支流水面光伏第一工程、首個光伏領跑者基地等諸多經典項目,承建的大型光伏地面電站涵蓋灘涂、大型水面、荒漠、喀斯特等多種地形地貌,分布式光伏涵蓋農業大棚、漁光互補、建筑物屋頂等多種業務類型。

在光熱領域,自2011年起,中海陽連續舉辦光熱國際論壇,連續五年主導起草兩會光熱提案,堅持不懈推動光熱產業發展。并且依托國家首個光熱示范項目——延慶863槽式集熱系統試驗平臺,打造系統集成能力。現已建成的可生產槽式RP1 至RP4 全系列產品的柔性太陽能聚光熱發電反射鏡生產線,是國內首家榮獲德國宇航中心DLR和西班牙PSA權威檢測認證、同時取得DNVGL集團Bankable報告產品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產品遠銷海外。

除此之外,中海陽在無線充電領域加速布局,投資成立伽行科技,圍繞能源互聯網戰略布局,深度延拓能源互聯網終端消費市場容量,積極促進無線充電核心專利技術在智能移動機器人等AI設備、新能源汽車等能源互聯網、物聯網終端的科技成果轉化及市場應用。構建從太陽能發電能源供給端到消費端的完整生態鏈,提升公司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

人民網采訪全文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里是人民網視頻訪談。今天我們演播室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中海陽能源集團創始人薛黎明和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清潔能源。歡迎薛總。

薛黎明: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中海陽公司薛黎明。

主持人:薛總您好,我們知道中海陽其實已經走過了12年的發展歷程,能不能和我們網友在一開始介紹一下當初成立中海陽的初衷是什么?我覺得在那個時候,清潔能源大家關注的是比較少的。

薛黎明:如果往前追溯到12年前,也就是2005年,我認為最大的一個出發點,能成立這家公司的出發點,我記得還是比較清楚,2005年2月28號,全國人大通過了一項法律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從2006年1月1號開始實施。我們覺得這對我們國家的能源體系的發展和未來的布局,應該是個很好的契合點。就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或者叫清潔能源,在我們國家要逐步逐步地普及、推廣,包括科研的創新,這樣我們在2005年7月份就注冊成立了中海陽公司,那個時候公司注冊的比較小,全國市場剛剛處于啟蒙期,因為國家有了法律,而我自己學的是電力行業,那時候更多的是火力發電,從全球的技術能源利用的方向和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占比來說,應該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就成立了這家公司。

主持人:您當時成立公司的最主要的動力是不是能夠歸結于當時有一個法律出臺了,我剛好又是學這個專業的,覺得要去做一件迎合未來市場大趨勢的一件事情。

薛黎明:可以這么理解。國家有一個法律的指導,從全球的能源使用和占比的趨勢分析來看,清潔能源的占比會越來越高,加上我自己的專業和當時創始團隊大家一起共同探討的這么一個結果。所以我們在2005年7月份成立這個公司,準備在清潔能源領域,特別是太陽能發電領域,去一步一步地精耕細作,推動市場,從事科研,做一些創新,怎么能很好地和我們國內的能源體制和清潔能源的占比的提高能夠很好地融合起來。

主持人:當時公司的定位是什么呢?

薛黎明:當時公司定位基本上就是怎么樣能夠做好太陽能發電,在我們實際的應用場景當中的應用,很簡單,做一個太陽能,路燈也好,大型地面電站也好,應用端的我們都去拓展、摸索。那時候國內的應用基本上處于半空白狀態。

主持人:當時市場的關注度是不高的,基本上很難看到有太陽能發電的產品出現。

薛黎明:是的。那時候太陽能發電基本上像中科院這樣的科研機構里面在摸索,在探討。而應用端只是在西藏這樣的區域,光照資源很好的,相對電網沒有到的地方,給他們做一個太陽能的電站,解決他們日常生活問題。而大部分大家談到太陽能,第一感覺,在12年前,都是太陽能熱水器,洗澡可以用,說到太陽能發電,大家的認知度和普及性,那時候還非常初期的階段。

主持人:當時經歷過哪些質疑或者經歷過哪些困難、挫折,大家不能理解?

薛黎明:有的。甚至跟我們一部分基層的政府領導官員去提這個概念的時候,或者跟我們的一部分應用端客戶去談的時候,大家首先感覺到很明顯,第一是質疑,怎么可能太陽下來直接變成電,對這個原理,他們首先是質疑的。如果沒有電線。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們在昌平去推動一個項目,昌平區科委給我們很大的支持,選了一個全國的示范村,做一條道路,做成太陽能路燈,而這個村支部的書記現在還是,是一個老年人,是全國勞模,當時我們跟他報告的時候,他們感覺,我活了幾十年沒見過不要電線能讓燈泡亮起來的。那個時候確實是很新的技術。但是我們后來做了大概20個左右的路燈,直接上面是太陽能電池板,或者太陽能電池組件下面是蓄電池,白天采集能量,儲存起來,晚上蓄電池直接照亮這個燈,這樣形成一個小型的離網系統。我們做完以后,當時村支部書記就給予了很高的肯定,從幾天前的質疑,到后來的驚喜,你們做得真不錯,晚上亮起來,而且幾天以后,按照我們設定的啟動時間、關閉時間,能夠很好控制。整個前期推廣過程當中這是一個小的范例。從開始大家不認同,首先是質疑,新的科技嘛,逐步逐步地感到驚奇,然后跟我們慢慢口碑傳播出去。這樣2005年、2006年,大概經過前后兩到三年的時間,正好趕上北京市政府那幾年正在推廣三起來工程,包括亮起來,就是新農村的建設,讓農村村跟村之間的道路,通過太陽能路燈很好地在夜間為民間的出行建立便捷性,差不多三年時間,在北京市的范圍做了很多太陽能發電的離網使用,一個一個的太陽能路燈,后來全國范圍可能就開始普及了。大概前前后后,從大家不認同,到基本認同,到覺得是一個不錯的科技產品,差不多花了兩到三年的時間。

主持人:是不是這兩到三年,不是說市場不能接受,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想法,這個概念,其實是最重要的。突破他們的思維想法概念,可能就會好打開這個局面。

薛黎明:對于新東西,特別是電力應用這一塊,特別是科普、科技宣傳這一塊,這應該是一個細分領域,電力體系里面的,或者整個能源架構里面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體系,太陽能科目下面的發電這個專業領域,大家總有一個從不熟悉、不認知、質疑,到逐步逐步認知的過程。這些東西在應用端不是很復雜,一旦把科技產品變成一個大家都能很好地使用的時候,大家接受起來比較方便,后來一步一步的在中國在國內的專業慢慢大起來。

主持人:現在國內光伏市場的發展過程挺快的,目前來看是挺快的。光伏行業又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棄光限電,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

薛黎明: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做太陽能發電領域我們做過全球,包括國內的調研,我們感覺有一個相對奇怪,有一種特定的現象,在光照資源很好的地區,太陽光照資源很好的地區,日輻射量,它的經濟發展和負荷相對比較低,簡單講,比如中國的大西北地區,西南是西藏,大西北地區的光照資源是最好的,每年年日照時數,每年光照量是最好的。但是大西北在中國整個經濟版圖中總量是比較小的,供給側和需求側差距就出來了。就是我的發電量很大,但是我的需求側的用電量沒有那么大,就是在大西北,我的新能源太陽能發很多電,但是我的負荷沒有這么多,而在全球范圍來看,非洲的光照資源,沿著赤道是非常好的,但是它的經濟是呈反比的。這導致一個問題,供給端和需求端不在同一個地方,需要遠距離地去傳輸,而傳輸,一個是需要成本,需要建設,需要線路,因為現在還是有線,有一個是無線傳送,當然是另一個概念,幾千公里的無線傳送,現在還沒做到,技術還沒有發展到這一步。導致西北地區的很多太陽能電站,剛才您講的棄光限電現象,包括風電,發的量很多,但是需求不夠。又沒有很好的相對低成本的儲存的能力。這樣導致了只能去限制。進口很多,出口很少。

主持人:供大于求了。

薛黎明:對,甚至有的時候在某一個時間段是倍數的關系。兩倍或者三倍。從電力系統的安全來講只能棄光限電。這導致后面很多新的技術,比如做一個新能源的很多技術路線能夠組合在一起,能夠讓我們的電力符合電網的需求端的調配。這樣逐步逐步讓我們電網的進和出慢慢平和起來,這就是供求關系,目前在某一個時間段內,不是很平衡,導致的一個局面。

主持人:您覺得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

薛黎明:第一,最主要的可能就是規劃,就是我們一定要結合這一片區域的供給需求,這是第一點,讓它相對平衡。第二,外送。這個區域,一個省或者一個地區消耗不了,我們就按照我們國家電網的高壓、超高壓線路輸送出去。第三,技術創新。也是相對來講更可持續的發展的方向。就把很多新能源的技術方向融合起來,比如太陽能光伏發電,包括一部分風電,包括太陽能光熱發電,包括一部分抽水蓄能,就把它自己能夠形成一個相當于微電網系統,既可以送出去,也可以保證這里面的儲存,根據需求調節我這邊的供給。這樣不管是從能源的電源的提供方,還是整個的調度方,還是在使用方,整個的循環,相當于能源互聯網的概念,這應該是未來能全面解決這個問題的大的趨勢和方法。

主持人:能不能找到一種創新的方式,把這個富余的電量輸送到需要電的地方,達到供需關系的平衡。

薛黎明:兩種,一種是發的同時直接輸送出去,讓供和需能夠平衡起來,第二,短時間之內送不出去,可不可以在這里儲存起來,需求側需要的時候我再送過去。這樣實現一個平衡。一個是拉一個時間差,還有一個是就地,在某一個時間點上直接匹配起來,主要這兩種方式。

主持人:我們剛剛聊到光伏行業有一個棄光限電問題,除了這個問題以外,光伏行業現在還面臨哪些問題呢?

薛黎明:這十幾年來,中海陽12年的發展過程當中,經歷過兩次比較大的沖擊。一個是2008年金融風暴,全球范圍的,對這個行業有比較大的沖擊。一個是2012年,也是供過于求,這兩個導致行業內,包括國際上在光伏行業比較領先的公司,也包括國內一部分跑在前面的企業可能出現了各種狀況。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市場的供求關系,因為市場的應用,能源,雖然我們的趨勢,從綠色消費、綠色生活來講,可再生能源的占比越高越好,但是這個必須契合我們技術發展的速度,以及我們整個歷史時間點,不可能短時間內,100%都用清潔能源。這有一個在需求側發展的速度,我的需求,2002年、2012年、2020年,每年全球或者全國新能源(9.000, -0.12, -1.32%)的需求量到底是多大,這是一個需求量的盤子。我們的供給側,就是我們的光伏行業發展的規模,包括設備制造,包括工程項目的投資建設,包括并網量,他倆要匹配起來。作為供給側來講,我們的設備制造端來講,有的時候很容易供過于求,這樣也導致一種不是非常良性的競爭,包括價格,產品的供給,以及工程項目的施工,包括質量的控制,都會出現這個產業在發展過程當中的一些問題。現在太陽能光伏行業和三五年前相比已經更規范了,但可能還有一些問題,包括成本的控制,包括設備制造的量和市場的需求,還是有一部分的脫節。這可能是一個主要的問題。

主持人:這些問題對中海陽帶來了哪些影響呢?

薛黎明:對我們的發展過程當中,一個是成本的控制,和我們自己在市場拓展的過程當中,怎么樣能夠很好地把握,在供和求這一側找到平衡點,和企業自己制定的規劃、目標、科技創新,我們可能有的時候都要適時地進行變革和轉型。

主持人:怎么變革呢?有的時候會去想光伏行業根據現在目前出現的問題我們調整自己的方向?

薛黎明:2010年除了做光伏以外,2012年這一撥到來之前,我們開始向太陽能發電,除了太陽能光伏發電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能夠在一定時間段內可以變成實際應用的一些項目點。所以2010年底、2011年初我們開始投資、研發和主設備制造太陽能光熱發電,兩個主營的范圍都在太陽能發電的主框架下,一部分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另一部分投入科技力量開始做太陽能光熱發電,我們自己為了更好地順應市場的需求,能夠穩定保證企業未來后續動力的主要的拓展點。

主持人:您剛剛提到了光熱發電,我們就來聊一聊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之間是不是存在一定的區別?

薛黎明:對,從技術路線上來講不完全一樣。太陽能光伏發電,簡單講就是光生伏打效應,太陽光子照射到太陽能組件上面來以后直接產生電,直接光變成電。光熱先要把光的熱量,像我們中學學的物理課程一樣,把熱量聚起來,熱量儲存起來,通過熱量驅動后端的汽輪機和發電機,光熱發電更多的像一個火力發電,只不過把火力發電的鍋爐變成了太陽能島,把太陽光聚集起來,而不是通過燒煤、油、氣來驅動熱量生出來。就是光熱發電和我們目前做的火力發電、核電的常規導部分是基本相近的,而光伏發電更多的是光生伏打效應,直接可以產生電,它是直流電,后端再通過逆變系統變成交流電送到電網上去,技術路線有一些區別。

主持人:運用到不同的領域里的。

我們也知道,目前中海陽布局光熱市場挺早的,2010年的時候,早于現在國家的規劃。咱們國家是2011年開始。

薛黎明:“十二五”規劃里面。

主持人:我們了解到中海陽有一個光熱示范項目是玉門光熱示范項目,能不能給我們解說一下玉門光熱示范項目,以及建設過程中面臨哪些挑戰?

薛黎明:玉門示范項目是在2013年開始和地方政府交流互動,包括征地、技術路線,提前了兩三年。到2015年,我們整理出一份,包括技術科研,包括很多配套的文件支撐,報到國家能源局的評審機構,2015年報上去以后,2016年9月份,國家發改委作為第一批示范項目和能源局一起批復出來,作為國家級20個示范項目之一,2016年9月份批復出來。批復出來以后,我們開始全面地啟動這個項目的建設前期工作。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確確實實也面臨一些困難。到今天為止最大的問題可能還是資金的問題。因為太陽能光熱電站和光伏電站相比,它單個項目的投資額比較大,比如我們這個玉門項目,投資總量在13-14個億人民幣,前期如果沒有金融機構的支撐,完全靠自有資金去做這件事情,對我們這樣體量的企業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一定要通過金融杠桿的作用。在2016年9月份示范項目出臺以后,金融機構還是對這個比較關注的,我們是一個新的清潔能源的應用領域,而且它有著自己獨特的優點,包括技術方面的優點,應用場景的優點,以及和電網友好型使用端的優勢,都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到了2017年3、4月份以后,到了資金該落地的時候,我們金融機構本著神圣的原則提出一些問題,比如太陽能光熱發電是一個新的太陽能發電的應用端領域,我們國家國內還沒有一個完全、完整應用示范案例的項目作為支撐,簡單講,金融機構可能一部分會提出來,因為你這個沒有一個商業化的項目,運營的數據,作為支撐,在我們國內,這樣我們在做金融支持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壓力或者風險點。但是這個問題出現一個悖論,什么概念?如果金融機構不支持,第一批項目啟動的難度就會非常大。永遠沒有商業化的應用,出現這么一個循環。雖然有這樣資金的難度,但是我們前期做了一些工作,因為占地量比較大,和地方政府的交流互動,相關手續的辦理,以及我們主設備的招投標,因為這個技術難度比較大,第一批,大部分的項目我們已經實現國產化了,還有一部分需要國際化的采購,我們前期工作基本上做完了。現在需要的可能就是還在繼續跟金融機構去溝通,因為我們主要的可能是以民企為主的企業,在金融機構溝通的過程當中,還是有一定的困難,我們也在呼吁一部分我們的主管部門、政府的主管部門能給我們一些支撐點,能讓我們在技術儲備很堅實的基礎之上,能把第一批國家級的示范項目,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建成。這樣我們就有一個商業化的數據。現在商業化數據主要是看國際上商業化數據,國內還沒有真正商業化的。

主持人:薛總能不能預測一下,我們這個玉門項目全部建成,建完之后,能帶來什么樣的示范效果或者商業效果?

薛黎明:現在部分金融機構所擔心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國內,特別大西北地區,環境和國外不完全一樣,所以,它需要有一個真正的示范項目,而且規模化的、商業化運營的示范項目,為我國在清潔能源,在太陽能光熱發電這個領域,能夠起到很好的展示和數據印證,以及它的商業回報率,真正地可以量化的數據。其實國家已經給了一個相對來講比較好的出口,就是電價基礎,全額上網,國家都有要求了。這個應該起到很好的示范。無論從技術的應用還是商業化的應用,還是其他領域來講,都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而在它的經濟回報率來講,大概13到14個億的投資,按照目前的測算,每年應該有兩個億,甚至大于等于兩個億人民幣電費的收入。就是我的投入和收入。而從能源投資角度來講是一個相對比較高回報的新能源的示范項目。

主持人:投資的回報還是挺高的。

薛黎明:是的。

主持人:目前的問題就是怎么樣讓金融資金進來。首先先有一個項目把它推到市場上,我們才能夠有數據的收集。

我們也預祝玉門光熱項目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夠建成。

建成之后可能就會對中國光熱行業里面是一塊里程碑的意義。應該是第一個項目。可以這么說嗎?

薛黎明:這一批示范項目,從示范的名單出臺以后,目前在整個的我們這個技術路線范圍以內,應該講我們算第一個里程碑式的項目。

主持人:您覺得未來光熱行業的趨勢是什么呢?

薛黎明:未來光熱行業的趨勢,我們分兩個段落,第一,如果這一批,2016年9月份,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公布的這一批示范項目如果絕大部分能夠很好地商業化運營,太陽能光熱發電,在我們國家,在整個新能源體系當中,或者清潔能源體系當中,就成為一個拼圖一樣,一個主要的組成部分。光熱發電最大的優點和光伏相比,一個是可以被調度,第二可以儲存,電能質量比較高。第二,我們在做新能源產業基地的時候,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光熱發電包括其他的發電就可以串起來。可以作為被調度的,不會對電網造成沖擊的良性的友好型的清潔能源產生基地。這應該起到很好的互補和科技研發應用的示范作用。

主持人:未來中海陽在光伏發電和光熱發電的拓展點是不是會不一樣?

具體來說是什么?

薛黎明:光伏發電更多的從2016年開始,也是國家的引導,我們自己企業的定位,會從集中式的,就是大的,向分布式的轉化。包括工商業分布式,也包括戶用的,每家每戶的分布式。而光熱發電更多的是基地形式的,基本負荷能源。光伏以后的數量越來越多,但是單體的規模相對比較小,會幾千萬、幾億個小型的電站。而整個光熱電站會成為一個比較大的,逐步逐步現有的,比如我們的火力發電,跟它融合起來,共用一個線路,共用后端的常規導部分。逐步逐步的和現有的化石能源的電力替換一部分,融合一部分,共同去發展。兩個方向。

主持人:中海陽在這兩個方面未來的拓展都會包括到。

薛黎明:對。兩個領域。

主持人:兩個領域同時進行。

薛黎明:我們分成兩個事業部同時進行。

主持人:我們再聊一聊科研。科技創新對于新能源行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不能再和我們介紹一下,您認為科技創新對公司的發展推動作用是什么?

薛黎明:這個很重要。近段時間,近十年到二十年,無論是從我們國內還是全球范圍來講,科技的迭代或者更新,是日新月異的,非常快速。一個企業想生存,雖然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們國家應用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這十幾年從成本來講,價格直線下降。現在的價格,太陽能光伏的價格和十年前相比,差不多只有以前的10%-15%,已經降價降了85%左右。這實際上歸結于科技的進步。比如光熱發電,它的應用,我們國內這6到7年,一,我們每年全國兩會上也會提交一些提案,通過全國工商聯,推動太陽能光熱發電作為整個清潔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我們也不斷地積累我們的科技研發,怎么樣把國外已經應用的技術和還沒有應用的技術,通過我們國內的研發團隊,包括我們和中科院以及其他的一些高校、科研院所聯合起來,結合我們國內的一些氣候、地理環境,能夠有一些新的創新。不光是從主設備的制造,還是從系統的集成,還是效率的提升,這個我們有比較豐富的內涵。能夠在應用的建設過程當中很好地應用起來。無論是太陽能光伏行業,還是太陽能光熱行業,科技研發,一,從應用端、原創端很好地結合起來,可能前期我們會定一個科研的方向,有一個科技研發的團隊去研發。然后根據項目應用過程當中,我們再修正我們的研發方向,以便于提高我們的效率,降低我們清潔能源的使用成本,提升清潔能源在能源體系當中的占比。

主持人:研發的重點在哪些方面?

薛黎明:第一是關于材料的應用和成本的下降。第二,系統集成的高效性,簡單講,比如以前一個兆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占地面積、使用的鋼材、原材料,包括一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組件所使用的硅料量,包括轉換的效率,都在不斷地提升。光熱發電更多的是什么?就是聚光鏡的聚光比,首先要把太陽光聚起來,聚光比是多少,首先功能性要提高轉換效率。同樣的投入,發電量的成本就會下降,整個造價會降下來,效率就會提高。第二,在整個原材料的使用,主設備制造過程當中,在成都有一個直基線,你的原材料,從玻璃到后面的銀、銅以及其他的主要原材料,能夠高效起來。用新的產品去替代原有的耗材量比較多的產品。最后一個是系統集成領域,怎么樣保證整個的,從你的實驗室、工廠到項目點,幾千畝占地的面積上,怎么樣把它從聚光變成電,到熱量的轉換,到整個的系統集成,怎么能高效地,我們叫黑匣子,從太陽能過來,電力送上網,怎么提高這個黑匣子里面的整體的效率。這是最核心的。

主持人:我覺得這是技術壁壘特別高的行業。

薛黎明:很綜合,涉及到很多專業。

主持人:而且非常要有自己的專利才能運用進去,不可能去用別的公司的專利。

薛黎明:是的。因為對外介紹的時候可以打成黑盒子,里面涉及的專業很多,很多要自己去摸索。國際上雖然有一些成功的應用案例,但是很多我們也只能去學到一部分表面的東西,內核的東西都需要自己去科研,自己去摸索,自己去研發。在這個基礎之上,形成自己的一套專利。我們到現在為止,在光熱發電領域有將近100項發明專利,還不包括實用新型,五六年以來,我們摸索、實驗,包括應用過程當中形成的成體系化的專利成績。

主持人:這個成績非常了不起。100項發明專利。

我們目前都知道中央在大力推動綠色發展方式,綠色生活方式。您怎么看待綠色理念呢?

薛黎明:這個當然是非常正確的。造福子孫萬代的大的政策性的引導方向非常好。我們十幾年來,做的清潔能源太陽能發電領域,就是想怎么樣能夠融合綠色的生活,讓我們所應用的能源的供給,能夠非常純天然的進來。甚至我們還在做另一個領域的研發,能源的供給,從太陽能過來,剛才我們講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光熱發電,它的來源都是清潔的,而且幾乎沒有什么排放。我們還在應用除了太陽能發電的能量的供給側以外,我們還在做一些應用側的研發。比如我們現在新能源汽車,當然我們做的不是汽車,我們做的是新能源汽車的無線充電。

主持人:這個應該是未來大的趨勢。

薛黎明:百度做的無人駕駛,最后無人駕駛的汽車,絕大部分肯定是電動汽車,或者新能源汽車,如果一個汽車,我們想象一下,北京主要的干道上跑的是無人駕駛汽車,它的能源供應,一定是無線充電,不可能無人駕駛汽車跑到一個地方還得派一個人拿一個充電槍給它充電,這不符合未來智能化的發展趨勢。我們不但希望在能源供給側實現綠色的能源來源,而且在能源的應用側,包括電動汽車型能源汽車,從能源的供給來講,能夠很好地用科技讓他們直接串起來。我們做的一個示范案例是什么呢?每個高速公路的旁邊有很多加油站,我們做了一兩個示范案例。

主持人:加油站的上面,天花板。

薛黎明:頂層發電,旁邊做一個發電。下面是一個無線充電的,把這個綠色的電力、綠色的汽車應用起來,這樣把能量的供給和能量的消費直接串起來。真正實現民眾的綠色出行,不擔心能源汽車可能充電了,用的是電,在城市內部沒有排放,但是這個電怎么來的呢?很多可能燒的是煤,它排放,然后把電傳送過來,而我們可以規避這一點,這個電可以直接使用太陽能的電力,為新能源汽車去充電,這樣我們綠色生活、綠色出行就能很好地形成一個閉式循環。太陽能收集能量是綠色的,我們應用端是綠色的。后續如果有能源互聯網的概念,把他們很好地串起來,把能源的供給,我們剛才講的光伏發電,在一個很大的范圍內普及,很多物理上面都有,很多機構都有,成千上萬的光伏電站,通過一個能源的網絡把它串起來,互聯。我們在使用端,家用、戶用,包括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這是應用側,每家每戶每一棟樓,既是綠色能源的消費者,也是綠色能源的收集者、創造者。這樣形成一個清潔能源的供應和消費體系,這樣我們綠色生活就和所有民眾直接關聯起來了。

主持人:您剛剛其實有提到汽車的無線充電,這個無線充電是怎么做到呢?

薛黎明:有兩種技術現在應用的多的,一種叫耦合技術,我們和寶馬在內的國際化的研發團隊互動交流了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我們的中試產品已經出來了,可以應用了。專門成立一個控股子公司,在做無線充電領域的應用,應用主要是兩個領域。第一是針對新能源汽車,大家很好理解。第二,現在機器人和AI(人工智能),每年差不多在北京有一個世界機器人大會,8月份好象就有,會在亦莊那邊。我看過有一個足球場,紅隊和藍隊,一米高左右的,會踢足球,十幾分鐘沒有電了,回到一個區域,工作人員把它的插頭拔出來插在插座上面,這個不叫智能化的機器人,我們當時講,我們要做到這個機器人像我們人類的足球運動員一樣,我在場上跑了半個小時累了,我回到座位上休息一下,自己能量恢復。機器人也可以累了,我覺得我的電力、能源下降到一定幅度,我自己回到一個區域,站那或者坐那,直接無線充電感應,不需要弄一個線插進去。機器人,特別移動端的機器人,和一部分人工智能的設備,再智能,它的能源供應必須智能,它能知道自己的能量還有多少,需要什么樣的能量供給方式去補給它。這兩個領域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中試階段了,半年一年以內產品就可以推向市場了。這樣我們基本做到剛才您講的綠色生活方式,不但把太陽能發電盡量多地采集下來,在清潔能源和整個能源體系占比過程當中能夠提升。而且我們要把這種清潔能源的使用方式,民眾的生活和下一步的科技研發,目前近50年或者20年以內,電力還是比較便捷的二次能源,這樣我們解決電力的傳送方式,汽車也能做到50厘米的距離,可以直接傳送了。就是我的電力的能量的發射端和接收端可以相隔50厘米。不需要線,直接傳送。

主持人:現在已經做到了嗎?

薛黎明:已經實現了。

主持人:這個時間大概是多久?

薛黎明:推向市場,半年到一年就可以推向市場。現在我們和汽車制造廠已經深入合作。而且我們國家國標委,全國標準化委員會,已經在制定國家標準。我們就是主要的最早的國家標準的發起和參與單位。

主持人:我們今天非常開心、榮幸,薛總能夠在人民網和我們探討了新能源、綠色能源對于未來生活的描繪。我們也非常期待著中海陽能夠有更多的產品投入到使用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的同時,也是越來越綠色。我們也祝愿中海陽的一些項目,比如玉門的項目能夠盡快落地,為我國新能源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謝謝薛總作客人民網,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再見!

薛黎明: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網友。




責任編輯: 曹吉生

標簽:中海陽,新能源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