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交通運輸部、住建部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分時租賃發展。8月2日,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出現快速發展以來,中央部門首次在較高層面對一個新興市場業態作出規范性指導。國家層面對其重視程度由此可見,共享化的交通工具這一新生事物的影響之大也不言而喻。的確,當我們身邊剛剛出現小黃車、小紅車、小藍車時,除了一些忽然感覺少了生意的“黑摩的”司機,很多人恐怕并未意識到這其中的影響是巨大的。實際上,伴隨著相關指導意見的高密度出臺,公眾的出行方式已開始被新出現的共享經濟悄然改變,進而產生了更加深遠的影響———比如化石能源的消費數據,如今就與共享單車產生了關聯。
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國汽油表觀消費量(凈產量加進口量)首次出現了負增長的局面。
而就在不久以前,這樣一則新聞又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今年5月初以來,中石油、中石化在多地加油站掀起了降價潮。降價不是新聞,亮點在這里:除了成品油需求疲軟、出口下降、汽車銷量增速放緩,新能源車持續增長等因素外,有專家分析時指出,共享單車大規模發展對汽油消費起到的抑制作用,也是導致此輪加油站爭相降價促銷的重要因素。
誰都可以感受到,身邊越來越多的人短距離出行已經放棄了開車,而是開始選擇共享單車出行;更有一些人,由于“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的解決,也開始放心地把汽車停在家里,整體選擇公共交通上下班。就這樣,閃電般崛起的共享單車,開始引發能源領域的“蝴蝶效應”。
其實,就目前而言,加油站降價促銷究竟和共享單車是否有關,尚難得出精準定論。但是,不可否認,人們的出行選擇,也必然會影響石油消費量的變化。
今年5月,深圳市發布了《深圳市互聯網自行車發展評估分析報告》,從中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依據其數據,截至今年3月,深圳累計投放共享單車53萬輛、注冊用戶超1052萬人、日均使用量為259萬人次、日均騎行總里程為502萬千米。而這其中有9.8%出行需求替代了私家車和3.3%替代了出租車,即總計13%替代了汽油消費,如果依照百千米耗油10升測算,則每天可以節省48噸汽油,每年節省1.7萬噸汽油。此外,統計數據顯示,若今年全國按計劃投放共享單車3665萬輛,則可替代汽油量約120萬噸,占汽油表觀消費量的1%左右。
卓創資訊成品油高級分析師胡慧春也表示,預計今年共享單車對汽油的替代量達到140萬噸,占汽油消費量的1.1%。“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這些都對汽油產生了一定的替代,所以說,未來汽油的消費量增速會不斷放緩。”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對大力發展分享經濟給予了充分肯定。而在能源消費領域,初具規模的共享經濟將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交通能源變革。目前我們并不能說共享單車、共享汽車這些新型的交通出行方式就可以完全影響化石能源在交通能源市場中的分量,但它們也的確正在重塑其在交通行業的地位。這值得業內外認真觀察。
今年是自行車誕生的第200年,也是現代石油工業誕生的第158年。就在這一年,共享單車來了,共享經濟對能源領域引發的“蝴蝶效應”已開始初步顯現。那么,今后整個能源行業是否會成為共享經濟發展的重要戰場?恐怕難免,需要我們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