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儲能能否解決棄風棄光問題有些爭論,有觀點認為目前的棄風棄光是市場機制造成的,儲能解決不了市場機制問題,自然也解決不了棄風棄光問題,所以現階段的儲能設備大多是“賠錢掙吆喝的樣子貨”。對此觀點,我認為值得商榷。
不可否認,我國西部棄風棄光的主因是利益和體制的問題,但也存在西部可再生能源滲透率已經比較高的現實問題。市場機制和光伏、風電的出力特性造成了棄風棄光的現狀。誠如上述觀點里提到的,機制改革刻不容緩,但我認為從技術上解決棄風棄光問題的摸索也不能止步。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論述現階段發展儲能技術的必要性。
儲能是實現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電網的必要手段
眾所周知,我國政府承諾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到峰值,煤電占比逐步下降,可再生能源將實現規模化發展,并大量接入到電網。但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的波動性、間歇性與隨機性會對電網帶來挑戰。
同時,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特性也制約了自身發展的速度。例如西部地區,由于單純投資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預計三年內將會出現新能源電力嚴重過剩、但電量供應嚴重不足的局面。所以出現了當地建設常規火力發電來維持電量需求平衡的現象。
如果發電側加入儲能設備則可以完美解決上述問題。發電側儲能可以對自然能源出力進行平滑甚至搬移,采用虛擬同步發電技術讓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系統的特性接近火力發電等同步發電機系統,是保障電力系統穩定、安全運行的手段。比如我國青海、甘肅、新疆等地,夜間送出白天儲存的太陽能電力,錯峰送出風電,可大幅度平滑西部可再生能源出力,降低電網峰值容量投資,增加電網可調度性。此外,發電側安裝儲能也可以參與電網調頻調峰、替代旋轉備用容量等輔助服務,無需建設常規能源就可以解決電網安全問題,使新能源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而且,從目前的示范項目看,無論是電能質量還是響應速度,儲能調頻遠比常規旋轉備用優越。
2016年開始,陽光電源聯合江蘇愛康、新疆特變等企業在發電側安裝的幾套儲能平滑系統,目前運行良好。再看看美國和日本,在大量新開發的光伏發電項目里配置10%-30%功率、1-3小時的儲能電池的做法越來越普遍,尤其是美國,通過加裝儲能,可以延緩基礎電網的投資,甚至減少此類投資,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顯著。光儲混合、風儲混合將會是未來標準的解決方案。
儲能的經濟性在持續的示范與應用中得到快速提高
據測算,未來兩三年內,我國儲能設備安裝量或將實現七到十倍的增長,大規模商業化發展蓄勢待發。而德國、日本、澳大利亞這些電價高的國家,儲能已接近具備經濟性,隨著儲能設備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很快將具備投資價值。
事實上,我國儲能技術已獲得了巨大的突破。國內鋰離子電池、鉛炭電池、液流電池、鈉硫電池、超臨界壓縮空氣儲能、超級電容等主流儲能技術的成本已經有了大幅降低。
不可否認,目前儲能成本偏高,而且由于還沒有形成規模效應,短時間內成本也很難降下來,但我們必須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儲能。新興技術的發展是都在持續的示范與應用中逐步提高的,比如前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發展風電和光伏,如今風電已基本實現了平價上網,光伏度電成本也大幅下跌,其中組件的價格從10年前的30元/瓦,降到了現在3元/瓦。
因此,建議國家減緩可再生能源補貼標準下調的速度,并要求建設電站時增加儲能設備。就像當初培育風電和光伏市場一樣,用五年時間來培育儲能市場,促進產業的發展。目前儲能系統的價格在3元多每瓦時,如果10年內儲能系統的成本降到1元每瓦時,業內完全能夠接受。
儲能是我們理解未來能源結構、搶占先進能源管理至高點的關鍵所在
人類使用能源會經歷三個階段:過去的化石能源、現在的化石能源與清潔能源并存、以及未來的純可再生能源。作為推動未來能源發展的前瞻性技術,儲能產業在新能源并網、電動汽車、微電網、家庭儲能系統、電網支撐服務等方面都將發揮巨大作用。
未來具有間隙性出力特征的可再生能源電站,必須具備一定的短時平滑能力,而且最大特征是需要有一定時間常數的備用容量,其中應用儲能可以平滑光伏和風力發電出力,增加電網安全性、穩定性,大大提高電網調度的靈活性。
正因如此,國家從《“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能源技術創新“十三五”規劃》,到《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都致力于從頂層設計,從多能互補、微電網、能源互聯網示范工程等方面進一步推動儲能技術應用及成本下降。
讓人遺憾的是,青海省出臺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配比10%儲能裝備的好政策引來質疑,我們在給當地政府的改革進取精神點贊的同時,也呼吁大家,要認清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培育市場、啟動市場,加強產業鏈的銜接與整合,努力降低成本,給新生事物成長騰挪一些空間,而不是質疑、爭論,延誤時機。
綜上所述,無論從現在還是長遠看,儲能都是解決間隙能源穩定出力的最終出路,是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健康發展的最佳解決方案。它的效益不僅體現在存儲電量上,而且能夠平滑電力資產,打破傳統電網主架構,最終實現徹底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的變革。
(作者:曹仁賢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