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7月8日,以“碳中和與未來能源”為主題的“第三屆未來能源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能源研究會與中國能源網聯合主辦。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分布式能源專委會副主任、中國能源網首席研究員韓曉平發表了“講常識、講科學、講協同,穩步推進碳中和”的主旨演講。
以下內容根據論壇演講實錄進行整理。
韓曉平:大家好,今天聽各位專家講得非常好,也很受啟發。我今天想跟大家講一講我們在推進碳中和過程中,怎么去講常識,因為現在我們做這件事情比較急,但很多方面可能忽略了常識性問題。還有怎么講科學,怎么講協同協作的問題。總書記說構建以新型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好多專家都講了,韓正副總理特別講了一下,“碳達峰碳中和”領導小組講到,各級地方和重點領域、行業、企業科學設置目標、制定行動方案,要尊重規律,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科學把握工作節奏。我覺得他這幾句話講得特別重要,也恰恰是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這件事情大家都比較急,都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做得更好,但有些事情急不得。碳達峰我們設定的目標是2030年,不是明年,也不是后年,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問題和技術我們都需要評價,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如果我們現在匆匆忙忙去選擇,匆匆忙忙去上,我們可能走更多彎路。
比如現在克里就在講,“碳達峰碳中和”技術現在還有50%沒有被開發出來,現在我們想的很多技術繞來繞去,最后的成本、社會代價都會非常高。所以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碳達峰碳中和”中我們一定要講常識,不能背離常識,因為現在我們發現很多地方,特別是地方政府,可能還是能源基礎問題認識不到位,所以往往對一些常識問題忽略了,很多人把碳中和變成目的了,其實大家要想明白,碳中和不是我們的目的,碳中和怎么會是我們的目的呢?我們不是到2060年就over了,我們肯定還要繼續發展,我們的技術要繼續發展,我們的人也要繼續進步,所以碳中和不是我們的目的。那我們的目的是什么呢?我們的目的是推動能源技術整體的進步,持續的進步,這是我們的根本目的。
所以我們不要忽略了自己的初衷,如果忽略了初衷,那你所有走的路最終都是問題。所以我們最近在講碳中和中,要尊重熱力學第二定律。第二定律的核心是一切都是有代價的,沒有任何沒有代價的能源,只是這個代價你可能不知道,或者這個代價在遠期才能體現出來。所以我們要在這個基本的常識下來看問題,來分析問題,不要寄希望于我們能夠找到一種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人類不可能徹底解決能源問題,只能不斷地進步,通過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還有江冰總一直講的第一性原理,其實很多問題我們常常會背離這些問題,往往把問題復雜化,也許我們知識太多太強了,結果把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復雜化了,一旦復雜化以后,你最后獲得的東西和你得到的東西和你付出的東西將會完全不對等,表面看你好像是走了一大步,技術有一個很大的突破,但實際上很可能這個突破帶來更多新的問題。所以吳仲華院士當時講了16字方針“分配得當,各得其所,溫度對口,梯級利用。”過去我們做節能的時候老在講這16字,尤其后面八個字前面的不太講了,所以把它寫到以前的《節能法》,后來隨著發展,慢慢地就不講前面八個字了,其實這里面講了一個根本的問題,就是要合理匹配資源,合理配置資源,只要資源配置合理,你的效率就會不斷提升,而效率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夠背離熱力學第二定律來思考問題。
所以我們在這些問題上還要回歸到常識。回歸到常識就有一個問題不得不講,我們開碳中和的會,我講這個可能不合時宜,但這個問題又是我們必須面對要思考的問題,我們是誰?你是誰?我是誰?他是誰?大家有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我們是誰?我們就是碳,因為所有的生命都來自碳,碳是這個地球生命的基礎,所以碳基生命構成了我們現在的一切,沒有碳的話,也許也有氧,也有其他的東西,但是它不能夠成為生命,所以就要考慮到碳圈、水圈,這些圈實際上是有巨大的生態容量能力的,那個水里的細菌可以不斷增加,因為我們全世界有71%是海洋,這71%的海洋里,那些海洋的生物是可以幾何數增加的。為什么呢?因為在地球的歷史上,或者說我們也就是在27億年,可能說得太早了,3億年前,我們地球上35%都是二氧化碳,今天這些碳哪兒去了呢?其實就是被我們的生態系統中和掉了,所以這個系統本身是有很強中和能力的。當然,這個中和能力可以適應短周期,但我們講的短周期也是百年的短周期,所以可能在目前幾十年的情況下,可能短期會適應不了,會造成一些生態變化,這些生態變化可能對我們的生命,對我們生存的環境,會帶來一些改變。這些改變有可能有一些改變是積極的,也可能有一些改變是消極的,所以我們要應對這些改變。
所以在整個碳中和過程中,首先要相信我們的地球是有強大的自平衡能力的,為什么呢?我們地球上的海水如果覆蓋地表2718米,沒有陸地,全部是海洋的話,你想想2718米可以承載多少海洋生物、藻類?哪些藻類可以承接多少碳?所以短期內的自平衡可能有問題,長期的自平衡地球上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出現問題,是氣候問題,不是人類所能涉及的,包括11000年前,曾經地球的溫度,海平面上升120米,那個時候還沒有人,不是人類所能抗拒的。所以在環境問題上我們不能被反制主義綁架,因為現在反制主義特別風靡,這一次新冠肺炎可以看到,全世界人在新冠肺炎面前,很多非常理性民族卻失去了基本的理智,采取了非常不科學不理智的辦法去應對新冠肺炎,才導致最后出現這么大的問題。如果大家一開始都學習中國這樣應對新冠肺炎,就不會變成今天這樣。氣候變暖既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個好事,因為在中國來說,溫度上升,降雨量增加,這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問題。同時,使我們地球的碳匯能力在同步增加,只是我們這些年工業造成的碳排放可能和我們的速度不一致,所以我們要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減少,要控制我們的排放。而且現在隨著技術進步,我們也沒有必要燒那么多煤,燒那么多煤帶來的污染還不光是二氧化碳的問題。
所以我們在理性過程中積極面對它,并不是說我們不要減排,我們仍然要減排,我們仍然要技術進步,但是減排是一個過程,我們要能夠面對接受這個過程。
所以對中國來說,我們的政協常委,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說過,目前我國森林植被總碳儲量是92億噸,平均每年增加2.05億噸,是什么概念?折算成二氧化碳,就是7-8億噸,7-8億噸什么概念呢?假定我們的地方還能夠不斷種樹,20年到25年以后,即便我們按照現在的排放也不是問題了,當然,我們也不可能按照現在的排放,因為技術在進步,技術在提升,肯定是不斷削減和壓縮。所以這也告訴我們,其實認認真真種好樹也是一個最好的對沖方法。
“碳達峰碳中和”對于能源來說是全域電氣化,這個問題必須統一認識,必須想明白這個事情。到2030年我們預計要達到11萬億度電,現在看這個判斷可能是低了,可能要比這個更多一些,因為從各種經濟發展速度看和我們技術轉型速度看,對電的需求增速遠遠超過對其他能源的增速。到2050年,到平臺期時,人均用電達到1萬度電,一開始我們都認為這個說法沒有必要,用不到那么多電,用那么多電干什么呢,但是到今天,我們隨著認識的不斷提升,我們意識到了,電將成為我們能源中最核心部分,而且是最主要的部分。所以到2060年的時候,我們的電可能會達到我們終端能源的90%,也就是說,按照51億噸標準煤算的話,就是要滿足17萬億度電。為什么到2050年1萬億就夠了,2060年就要1.6萬億呢,其實并不是人口的增加,也不是技術的發展,而是我們對生活要求的改變,特別是歐陽明高院士講的,我們那個時候可能更多是需要氫能,我們要把一些電能轉換成氫能。
對于電的認識,電是唯一最高品位能源,沒有之一,氫也不是,碳中和其實就是電力系統最主要的任務,我們的電力系統能夠覆蓋所有能源90%的時候,我們才可能真正實現碳中和,維持電力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它的參與性,將成為我們下一步電力工作持續的一個目標,通過電力和數字化電網,打通能源信息和交通。氫要干什么呢?我在想,說把它用到地面交通上,原來我們對氫汽車寄很大希望,歐陽明高院士也講了,沒有意義用在汽車上,而且用在汽車上是不好用的,不敢用的,用在汽車上你敢不敢讓它下地下室,氫能下到地下室萬一炸了那不是一般地,它的爆炸威力是甲烷的3.5倍,所以這個可能是不敢的。所以氫到底是什么呢?其實氫是電的延伸,綠氫就是綠電,如果把這個問題想明白以后就知道,氫是一種邊際能源,今后它也是一種邊際能源,解決一些邊際特定需求,主要的需求還是要靠電,如果我們不靠電,我們轉個圈去用氫的話,那就違反了第一性原理,因為我們沒有必要把一個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增加了很多成本和損耗浪費,最后達到的還是同樣一個目標。
所以氫干什么,我在想,可能大家都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其實我一直在研究,我在航空兵待過,對飛機是情有獨鐘的。智能的低空飛行器比汽車還要簡單,它就是氫燃料電池帶著六個旋翼在那轉,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快速的近距離的低空交通問題,這些完全不需要人,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和5G網絡進行控制,讓它進行飛行。這些技術其實已經遠遠走在我們認識的前面,你要知道,一個智能飛行器用的信息技術是我們在地面上跑電動汽車的1/3,比電動汽車需要的技術要簡單得多。所以我想,只是我們對認識問題,因為氫智能飛行器也不帶來其他安全問題,它不會撞別人,沒有人飛它,是計算機在替你飛,是互聯網在替你飛。
在解決這些問題過程中,我們要建立一些有效的機制,比如建立碳強度的核算機制,我們有一些機制,比如單位GDP二氧化碳的強度,1萬塊錢排放多少二氧化碳,也有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有這些東西,但是這些東西好多人是沒辦法理解的,看不明白的。我覺得歐洲人很聰明,很簡單,我一共發了多少電,最后一共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我把這兩個數放在一塊兒我就知道每度電碳強度是多少,就可以把這個作為一個目標,每年把碳強度目標降低多少,現在中國各個電網情況不一樣,我們現在南方電網碳強度非常低,甚至和一些相對比較落后的歐洲國家已經比較接近。所以我們要想,把二氧化碳的排放強度作為指標,用它來進行核算核查,然后用它來進行對標,“碳達峰碳中和”其實不是電網一家的事,是大家共同的事情,如果是大家共同的事,就不是供應側的事,是消費側和供應側共同的事情,而更主要的其實是消費側的事情,因為電網不發電,它只能夠推動促進這件事情,真正落實執行的還是那些用電的發電的人,所以在這方面我們要不建立這個對標機制的話,那么就使得電網在里面承擔了更多不切實際的目標,而這些目標可能就造成我們最后的碳中和目標沒辦法兌現,或者是過晚兌現。
所以我們可以算一算每個地區多少,算出來每個地區碳排量多少的話,各個地區的差距就能看到,而這些差距有很多辦法來彌補。比如說剛才講種樹的問題,我們一直認為陜西是很落后的一個省,都是煤電,其實陜西這些年來種了很多的樹,如果把他們種的樹對沖的話,他們不一定排放那么多。所以如果這些機制建立以后,大家就會想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平衡你的碳排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制定減排的斜率,每年減排多少,大家都清楚,都明白,今年500克碳,明年450克碳,怎么去達標,大家都清楚這個事情,各級政府,各個企業,就可以想辦法去落實,去推動。所以一定要制定一個讓大家一目了然的對標方法。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有序開放配電網,中國現在的高壓電網非常先進,但是我們的配電網現在的問題非常多,如何去開放配電網,讓配電網開放,讓更多資金進入,可以使我們的配電網效率不斷提升,只有配電網開放以后,更多新能源才能不斷融入。這將是我們下一步電力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們也看到了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都非常重視,現在也把分布式能源作為一個突破口。
還有V2G技術,時間問題沒必要講太多,大家都很清楚,它是可以實現協同優化的,我們現在更重視的一個問題是協同優化,不要追求某一個單一領域的極致,而是要追求協同的極致,只有協同的時候我們這些事情才是一個最有效最高效的事。同時還要研究電能的替代,電能替代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不夠重視的一個事情,到底電應該怎么用,這里要更多幫助企業來研究用什么技術來解決電能替代問題,因為如果我們80%、90%都是電能的時候,我們沒有相應電能替代技術,我們也沒有辦法實現這個目標。還有就是尋求更有效的解決方案,我們從單邊優化就不如多邊的優化,雙邊的優化,所以我們盡可能采用多邊雙邊優化來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打破行業壁壘,打破壁壘的同時,我們要追求技術的協同性,讓熱、氣、電、冷、儲能這些東西最后協同起來,說起來是簡單的一句話,但我們做熱電聯產那么多年,跨電和熱就這么兩個東西最后都非常難,其實對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我們有沒有這種協同能力。
責任編輯: 李穎